賈金虎很忙,他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抱歉,稍等,我接個電話。”12月3日9時,從業務咨詢到尋求幫助,再到協調工作,他的電話儼然成了“熱線”。“穿上這身警服,就得扛起肩上的責任!”從賈金虎當上警察的那天起,便記在心里、干在手上。在基層摸爬滾打29年,他先后在治安、派出所等崗位工作,始終如常青藤一樣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永葆初心和使命,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信任,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榮獲“五一勞動獎章”“全省公安機關五一成績突出個人”等稱號。在他的帶領下,派出所榮立集體三等功2次,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
聽民聲解民困矛盾糾紛“解鈴人”“6號樓停電,暖氣施工受阻。”轄區某開發商總工程師張寧寧在微信工作群中發送了一條信息,賈金虎提前介入,第一時間聯系原施工方負責人劉經理了解情況。“供暖是民生問題,停電、阻攔施工是違法行為,你這樣做就不想后果嗎?”“賈所長,我這不也是沒辦法了,工程款拿不上,工人的工資發不了,我也不知道該咋辦了?”“你放心,這件事我會管到底的,大冬天的,總不能讓大家伙凍著吧。”在賈金虎的調解下,劉經理同意先供電,讓新施工方入場通暖氣,解決了136戶居民的供暖問題,將矛盾化解在萌芽中。鄉賢街派出所轄區面積7.8平方公里,下轄7個社區,地處城郊接合部。如何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對接警量大、糾紛類警情多,矛盾糾紛引起的治安案件多發,牽扯十分有限的警力,如何充分發揮派出所基層治理的主力軍作用?帶著心中的問題和奔著解決問題去的毅力、決心,賈金虎帶領全所民警輔警迎難而上,結合治安實情,為群眾辦實事、解民憂,破解了一系列基層矛盾糾紛化解難題。賈金虎走訪發現,要想降低轄區發案率、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調解好矛盾糾紛是關鍵。“只有站在群眾的角度,才能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在例會上,賈金虎語重心長地對民警輔警說,化解矛盾,還得讓群眾從心底里“解開疙瘩”。轄區一開發商遭遇資金短缺,造成項目建設停滯不前,未按約定交房,開發商與群眾的矛盾愈演愈烈。賈金虎多次走訪群眾,進行思想疏導和法制教育,并協助企業籌措資金,有效疏通了群眾的情緒,緩解了開發商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搭建起矛盾雙方良好溝通渠道。經過多方面努力,最終成功化解了這起累積多年、調解處理難度大的矛盾糾紛。“他說得有理,我們心服口服。”居民王阿姨豎起大拇指點贊。“依靠群眾,將矛盾糾紛消弭在源頭、化解在基層。”
賈金虎牢牢依靠這個“楓橋經驗”中代代相傳的“法寶”,主動學習,積極籌劃,勇于創新,秉承“法為上、禮為先、和為貴”的調解精神,探索建立了“三常三先律師入所”聯調工作機制,深入推進“主防”工作,做到風險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干預、早化解。他在派出所建立“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由派出所所長、綜治網格長、社區警務長組成“三長聯調”工作機制,將社區警務與網格化服務管理融合,打通了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夯基礎強治理轄區平安“守護者”將工作觸角扎根到群眾之中,才能筑牢平安的基石。賈金虎以“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為抓手,以警務精細化管理促進規范化運行,讓基層警務管理與社會治理形成同頻共振。同時,他結合轄區實際,采取“技防+人防”的安全防范措施,全方位擠壓違法犯罪空間,使轄區群眾的安全感大幅提升。2023年以來,賈金虎帶領民警輔警以民生小案為抓手,開展打擊“黃賭毒”“盜搶騙”等專項行動,盜竊案件的破案率達60%以上,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數、抓逃全局第一。“哪有不足,哪有錯誤的,他都一一指出來,幫著我們糾正,和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副所長李兵兵說。
3月22日,轄區群眾報警,稱其停放在院外的電動自行車被盜。為盡快查找線索,挽回群眾損失,賈金虎立即組織警力開展視頻巡查,案發地點處于老舊棚戶區,道路復雜,巷子多而窄。現場雖有監控視頻,但犯罪嫌疑人作案時戴了口罩,并刻意躲避了監控。為盡快偵破此案,他向分局其他警種部門發出協查通報,先后共收集24起電動自行車盜竊案件、35小時監控視頻,在視頻圖像、警情證據等方面有了充分的支撐保障。面對海量視頻,他們查看視頻近200個小時,多次到現場調查取證,終于發現多起案發視頻中與本案嫌疑人相吻合的嫌疑人,成功鎖定有兩次盜竊前科的馮某。到案后,馮某拒不交代。這讓辦案民警犯了難,賈金虎和辦案民警不放過每一處細節,在嫌疑人家中收集到監控視頻中嫌疑人作案時身著衣物、作案工具及作案工具購買記錄等各類線索,將所有證據匯集成鐵證。面對完整的證據鏈,馮某無力辯駁,承認了其盜竊多輛電動自行車的違法犯罪事實。“我們必須給老百姓一個交代,案子一破,咱覺得在老百姓跟前才能站得住。”賈金虎說。辦難事解難題服務群眾“貼心人”談起轄區的情況,沒有人比賈金虎更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4.38萬常住人口,0.98萬流動人口,學校24所、娛樂場所35家……他每年不知道要走訪多少次。一身警用裝備、一張淳樸的笑臉、一本警務日志,早已深深印刻在轄區群眾的腦海里。
“賈所長,飯店排油煙發出的噪聲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你快去看看吧。”60歲的劉師傅找到了賈金虎訴說著自己的難處。賈金虎隨即來到現場了解情況。劉師傅家鄰居開著一家飯店,一到晚上就餐時間,濃濃的油煙就沿著后墻壁直接向上冒,抽油煙機雖然開著,但效果好像并不明顯,且伴有很大的噪聲。劉師傅和老伴倆人年紀大了,更是睡不好覺。為緩和事態,賈金虎從法理、情理兩方面做好雙方的思想工作。最終,飯店老板安裝了消音設備,并把排油煙的口向上移動,這才解決了劉師傅的難題。
類似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有事就找賈所長”早已成為轄區群眾的共識。今年以來,派出所已收到32面錦旗,每一面錦旗的背后都有一個溫暖的故事,都凝聚著民警為民辦實事的一片赤誠。“賈所經常說,與百姓打交道沒有什么訣竅,只要是一片誠心,群眾早晚能看見。”指導員董武說。“派出所工作不是我一個人的獨角戲,沒有同事們的協同助力,沒有轄區群眾的鼎力支持,我不可能走到現在。”在獲得了一系列榮譽后,賈金虎說道。談起今后的工作打算時,他笑著說:“繼續堅守基層,守護百姓安寧,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矛盾,排除隱患、服務群眾,讓‘楓橋經驗’融入百姓笑容中、鑲嵌在安定祥和間。”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