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里有深情,影像里見精神。在美麗的北大荒集團新華農場伏爾基河畔,常年活躍著這樣一支攝影界中的“雁翎隊”——新華伏爾基河攝影協會的數十名扛著“長槍短炮”攝影戰斗隊。
十多年來,他們孜孜以求,用鏡頭記錄著伏爾基河的大美風光和環境變遷,抒發著對家鄉北大荒魂牽夢縈的真摯情感,履行著攝影人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新華伏爾基河攝影協會是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新華農場有限公司的一個群眾性文化組織。現擁有會員46人,目前有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和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13人,地市級會員28人。有2名攝影師擔任了《光與影》黑龍江版主和《鳥網》黑龍江版主。
“影像萬千”由著名相聲演員姜昆給新華伏爾基河攝影協會題詞。
1968年,18歲的姜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前往黑龍江新華農場上山下鄉。在那里,開始了他的藝術道路;在那里,磨練了他的性格,造就了他的品德;那里,是他成長、成才的“搖籃”。
新華伏爾基河攝影協會成立十多年來,始終本著“立足新華、拍好新華、展示新華發展變遷”的攝影理念,以不同的視角真實記錄著農場發展歷程的每一個精彩瞬間,描繪著從亙古荒原到中華大糧倉的一幅幅生動畫面。攝影協會不斷創新發展,通過攝影文化成為宣傳和展示農場有限公司、分公司形象窗口和對外交流的文化名片。
新華農場分公司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攝影采風基地,其中伏爾基河、二庫、三庫、管理區稻田畫、24隊欄河閘、七號橋、寶山管理區曬場玉米簍、大農業、大農機展示基地、伏爾基河、元寶山水庫等是農場重點打造的農業旅游觀光帶和攝影采風打卡的理想創作基地,已成為周邊市縣旅游和攝影愛好者的好去處。其中二庫、三庫為連片濕地,方圓數百畝,藍天碧水,綠草蔭蔭,這里聚集著50多種野生禽類和40多種野生樹木。24隊欄河閘春夏秋一年三季可以拍鳥類,東方白鸛、白鷺、蒼鷺、琵琶鷺、灰鶴、長腳鷸、鸕鶿等在這里捉魚嬉戲。七號橋到南風井是鶴立河段,一條長年流水的小河,冬季形成的霧凇掛滿枝頭,裝點著兩岸風光,是冬季采風的好去處。
新華農場伏爾基河攝影協會主席孫玉忱表示,在北大荒集團和鶴崗市攝協的帶領下,協會將緊跟時代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加強協會自身建設,帶領全體會員廣泛開展攝影活動,多創作、快提高,用鏡頭講好家鄉的故事,創作出具有時代精神、有民族靈魂,無愧于時代發展的藝術作品。(孫玉忱 陸鐵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