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以“凝聚僑力謀發展,匯聚僑智譜新篇”為主題的第六屆四川南向開放(福州)國際投資合作對接會在福州市舉行。本次活動由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四川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廈門辦事處承辦。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祝春秀、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寶金出席活動并致辭。華僑大學校長吳劍平、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薛水和、美楹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金雪花作為嘉賓代表發言。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局長李江主持會議。
會上,四川省僑聯主席楊東介紹四川服務僑資企業僑智人才情況;四川省經濟合作局二級巡視員紀云文推介四川投資機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分享經濟形勢研究報告;廣元市、阿壩州、涼山州分別推介合作機遇。
經前期對接洽談,高鈦型爐渣綜合利用項目、蘭博基尼飲品生產基地及工業文旅項目、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等項目在現場簽約,其中內資項目投資總額超114億元,外資項目投資總額超6000萬美元。
此次對接會旨在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西拓、南進、東接、北融”方針,以“僑”為橋、為“僑”搭橋,以僑引智、以僑引資,打造面向全球、開放通達的國際經貿網絡,進一步加強四川與南向國家(地區)、廣大僑商之間“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開放互動,促進僑資、僑企、僑智在川聚集發展,助力四川省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開放新格局。
活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僑商代表層次高、范圍廣、領域多。本次活動共邀請來自德國、加拿大、巴西、韓國等地的僑商僑領以及加拿大CNSC企業集團、福建大新集團、美國中華總商會、歐洲新僑協會、歐中健康聯合促進總會等知名企業、商協會負責人共計100余嘉賓參加。其中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經濟實力的僑團領袖和僑資企業負責人超過嘉賓總數的70%,涉及食品飲料、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傳統及新興產業。
二是以僑為橋,促進省校合作。華僑大學堅持以僑立校、為僑服務,華大有20萬名校友,大約1/4分布在海外。近年來,華僑大學與四川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文化傳播等領域交流合作緊密。華僑大學將進一步發揮華僑大學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的載體作用,在語言服務方面賦能川籍企業更好“走出去”,進一步推進華僑大學校友在川產業園建設,助力更多僑商赴川發展。
三是以僑引外,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活動促成澳大利亞歸國華僑企業哈時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竹根村簽約投資超3000萬美元新果飲鄉村振興項目;活動還為阿壩州六個欠發達縣域搭對僑建推介平臺,牦牛標準化養殖場建設、雪梨產業發展、嘎達山景區開發等項目在本次活動發布,贏得廣泛僑商關注。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四川省僑聯、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四川省政府駐廈門辦事處以及相關市州、區縣的負責同志等參加活動。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歐班列(成都)開行規模不斷提升,四川與南亞東南亞公鐵海空互聯互通的南向通道格局已基本形成,新興市場開拓力度加大,立體全面開放的新態勢加速發展,東盟成為四川最大貿易伙伴。2023年,四川對東盟進出口1796.6億元,占同期四川進出口總值的18.8%;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進出口總額292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1.8%;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4154億元,同比增長10.3%。今年1至9月,四川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直接投資8.5億元,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133.8億元,增長14.3%,占同期四川進出口總值的41.7%。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四川省內歸僑僑眷有130多萬人,還有近百萬在川投資創業、生產生活的外省籍僑胞和歸僑僑眷。在川各類僑資企業超8000家,占外商企業數的比例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