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林芝12月24日電(記者宋莉)“去增援救火,我們中隊基本上是大車出動……很多時候出任務,還需要夜間趕路。”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隊波密縣森林消防中隊駕駛班的趙英希,每次出任務都會“捏一把汗”。他說,自己必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努力做到萬無一失,把救援裝備和隊友安全送到每一個任務點。
對于消防救援人員來說,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波密縣森林消防中隊指導員羅黎介紹,這支森林消防中隊位于“生命線”318川藏線沿途,是林芝市森林消防各消防中隊的“中轉站”,保障工作艱巨,執行任務路途艱險。
行駛在318川藏線西藏林芝路段,翻高山、跨急流,山體滑坡、滾石滑落……都是不可避免的未知危險。而這條路,很多時候是波密縣森林消防中隊執行任務的必經之路。
“在這樣的險路上開車,要對車特別信任,更要信任自己。”趙英希分享,他最怕經過318川藏線七十二拐處,前面是非常窄的彎路,下面是百米深懸崖,上山拐彎時,坡度有三四十度,還要經過72道彎,大車拐彎要倒好幾把才行。下山時,連續剎車更嚇人。
今年“5·31”森林火災,波密縣森林消防中隊接到增援森林火災撲救的任務。趙英希和隊友們接到任務就出發,天亮才到。
趙英希正在進行繩索訓練。波密森林消防中隊供圖
趙英希不僅是波密縣森林消防中隊駕駛班的一員,也是戰斗一班的班長。到達火場后,他和隊友們背著20公斤的裝備上山,山的坡度有七八十度那么陡,有些地方需要靠繩索才能上去。
“那天爬到半山腰,太累了,我就靠著一塊石頭休息,不知道怎么就睡著了。”當趙英希醒來時發現,前面大約1米處,就是懸崖。他心想,這么危險的地方,怎么能在這個地方睡著。后來出任務,他都在心里默默告訴自己:千萬不能隨便坐下,因為坐下去“怕睡著”。
還有一次執行任務途中,一塊石頭砸到方向盤,又落到趙英希的膝蓋上。“要是稍微再偏十公分,那塊石頭就砸在我的頭上和身上。”憶及這段故事,趙英希感慨,當時真的膽戰心驚,仿佛經歷了一次生死。
對于森林消防救援駕駛班的隊員來說,除了過硬的技術,思想上更不能松懈。
入隊9年來,趙英希始終記得老班長的話,“車就是我們的武器,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出任何問題。”趙英希說,自己剛負責駕駛工作時,練完車沒有檢查,后來班長發現車輪上有一顆螺絲松了。老班長嚴厲地批評了他。從那個時候開始,趙英希在思想上有了轉變,始終把車輛、運輸和行駛安全牢記于心。
和趙英希一樣,駐守在波密縣森林消防中隊,身兼多職的全能“火焰藍”,有50余名,且多是年輕人。其中,10名隊員被遴選出成立駕駛班。相對于其他消防救援人員來說,他們承擔的責任就是每一次都要把救援裝備和隊友安全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