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至16日,第二屆全球前沿科學50人智庫論壇在成都隆重舉行。此次盛會聚集了來自全球的300余位科學家、政府代表、學術專家及企業家,共同探討國際科技前沿和市場發展動態,深入分析當代及未來科技挑戰,致力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
論壇重點關注基礎科學的深入研究和創新的激發,展示了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和先進理念。經過嚴密遴選,論壇發布了十大前沿研究方向,涵蓋傳統算力極限、量子計算前景、溫室效應影響、人工智能與倫理道德等關鍵議題。本次論壇不僅為全球科技界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還為全球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此次論壇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中國深圳)、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鳳凰網、每日經濟新聞媒體主辦,四川省玉階基金會華興公益基金承辦。論壇以“全球視野中的新質生產力,與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探索如何在全球前沿科學交流平臺上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和全球化發展。
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院士、陳松蹊院士、劉大響院士等專家齊聚一堂,探討“全球視野中的新質生產力與面向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與會專家認為,中國正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加速產業智能化轉型,推動全球高質量發展,并為人類社會帶來深遠影響。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雷朝滋指出,科技進步不僅引領技術變革,還將重塑社會結構、文化習慣和道德倫理,深刻影響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他強調,科學家們應走出實驗室,積極參與公共政策制定和社會問題討論,秉持“全球視野、中國基石、前沿交叉、戰略前置”的論壇宗旨。開放包容的“全球視野”邀請全球科學家跨越國界、超越文化限制,共同應對科技挑戰;“中國基石”強調中國在全球科技舞臺上的核心地位,特別是在量子通信、超級計算、生物技術和新能源領域的成就;“前沿交叉”突出人工智能、生物科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交叉融合趨勢;“戰略前置”則呼吁科技界預見未來,制定長遠科技策略,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基礎。
在閉幕式上,IIOE秘書處秘書長李銘教授對論壇的高質量和深遠影響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本屆論壇在“全球視野中的新質生產力”主題指導下,成功匯聚了前沿科學研究的精華,得到了四川省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論壇匯集了眾多院士、校長、專家和企業家,共同貢獻了創新思想和成果。李銘教授提出,未來論壇應聚焦更具專業性的主題和國家關鍵領域,將多方合作成果轉化為政策建議,提升全球專業度和影響力。
本次論壇不僅是全球智慧的匯聚,更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指引。與會者普遍認為,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成渝地區這一國家戰略腹地,肩負著推動高質量發展、開辟未來產業新領域的重任。
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彰顯了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與雄心,為全球科技界搭建了一個開放、包容、互動的交流平臺。與會者圍繞科技前沿、產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共同探索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的新路徑。展望未來,論壇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與全球科技界共同推動科技進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桑琪)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