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校長張基廣是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教育部卓越校長領航工程名校長領航班首批成員。2019年,張基廣作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家庭教育促進法》引發的思考
今天,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但家庭教育的責任和邊界到底在哪里?如何履行好家庭教育的責任?如何真正達到家庭教育的理想效果?。
《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庭教育”有明確的界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由此,我想追問三個問題:
家庭教育該由誰擔負主要責任?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中華民族自古至今都注重家教。“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位老師”,如果生而不養、養而不教則是父母的最大失職。
父母和他們所創造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終身的幸福、前途和成就至關重要。研究表明:“父母做什么比父母是誰更為重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家務、唱歌畫畫、玩數字游戲、參觀圖書館和博物館、經常邀請朋友孩子來家里玩耍等等,孩子在智商和情商上得分更高。”
家庭教育主要做什么?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到底該做什么呢?最近,一份關于“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家長雙減政策態度”的調查報告顯示,73%的受訪家長表示焦慮來自自己的能力很難管理和輔導孩子學習。現實中的狀況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可見,家庭教育的一大誤區就是很多家長越界地承擔了學校的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家庭應該承擔的本位教育內容。那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應該做些什么呢?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培育、引導和影響孩子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風;二是為孩子營造和睦、親近、寬松的家庭環境;三是合理安排孩子的家庭學習、休息、娛樂和運動的時間;四是避免加重孩子學習和心理負擔,預防其沉迷電子屏幕和網絡。
家庭教育可以怎樣做?
一項權威研究表明:父母的溫暖、堅定、言行一致和底線教育對孩子發展至關重要。父母的正向期待和鼓勵,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父母對學校和學習滿懷興趣,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諧的親子關系可以涵養孩子良好的性情等等。
在《家庭教育促進法》中,列舉出家庭教育常用的一些正確方式方法,像“父母共同參與、言傳身教、寓教于生活、尊重孩子差異、平等交流、嚴慈相濟、親子共成長”等等,都是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得以證實的一些好方法,可供家長們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隨時使用。
不過,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對孩子的榜樣示范作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父母是孩子成長中最喜歡模仿的第一人,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我想,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家庭教育迎來“依法育兒”的時代,人們一定會不斷追問家庭教育該由誰做、該做些什么、該如何做等核心問題,“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將一去不復返。
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
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校址是時任兩湖總督的張之洞先生在1890年創建的兩湖書院,1928年更名為湖北省立實驗小學。學校位于解放路259號,學校一直把“實驗”作為立校之本,不斷弘揚“實驗精神”和“實驗文化”,走科研實驗的內涵發展之路。以“保持兒童天性,尊重兒童個性,發展兒童良好的社會性”為基本教育立場,形成了“新自然”教育思想。
近年來,學校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湖北省示范學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基地學校、全國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學校、全國青少年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范學校、湖北省外事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武漢市綠色學校、武漢市語言文字工作示范學校、武漢市科技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