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高校校長論壇移師至澳門城市大學開展第二天活動,并舉行了閉幕式。澳城大校長劉駿對為期兩天的論壇進行了回顧與總結。上午在城大文化中心舉行了兩場分論壇,圍繞人工智能、語言技術與中葡之間在高等教育、創新應用、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合作進行探討。論壇期間,澳城大與葡萄牙賈瓦都.阿維理工學院簽署了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展在國際教育領域的合作。
劉駿總結時談到,面對人工智能顛覆性的影響,適應力是致勝關鍵。在教學層面,建議將人工智能納入課程設置和通識科目當中,制定人工智能和學術道德標準,培養師生的科技應用能力。此外,溝通能力是人工智能目前無法取代的能力。劉駿鼓勵學生培養多語言溝通能力,了解多元文化,不斷開拓視野。
閉幕式上,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致辭表示,期望各高校繼續在教研領域發揮所長,透過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溝通的橋梁角色,加強中葡雙語人才的培養。
澳門城市大學校長劉駿對論壇進行回顧與總結。
論壇舉行期間,澳城大與葡萄牙賈瓦都.阿維理工學院舉行了簽約儀式,共同建立起一個全面的學術合作框架。該合作框架涵蓋多個關鍵領域,包括學生交換、聯合培養、教職員工交流互訪、科學與技術共享等。
同日,中央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與東帝汶國立大學的校領導率團到訪城大,圍繞學術合作、人才培養、交流交換等話題開展座談。
圖片來源: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高校校長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