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研學實踐工作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緊扣縣委“1337”工作思路,以環溪書院為載體,以“紅色書鄉研學蓬溪”為發展思路,以“擁抱自然·傳承文明·篤行致遠”為辦學目標,結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研學線路,強化“兩保障”、著力“三措施”、突顯“四特色”,不斷挖掘地方特色資源,結合學生課外教育實際需要,通過建設基地、規劃線路、開發課程等,形成了政府主導、教體部門主管、國有平臺公司主營、多方參與的獨具蓬溪特色的研學旅行實踐樣本。
01
挖掘“—主題”促進研學和農文旅深度融合
蓬溪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美,特色文旅資源豐富,素有“中國洞經音樂發祥地”“古壁畫藝術之鄉”等美譽,連續六次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國書法之鄉”稱號,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近年來,蓬溪縣結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研學線路,打造了獨具蓬溪地域特色的紅色潤心、廉潔凈心、書法修心、本草仁心、孝道愛心、山水舒心的“六心課堂”,通過牛角溝村蓬溪起義遺址、中國紅海等多處紅色研學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四季暢游等系列研學旅行活動,不斷提升“三都—文化IP”的知名度、美譽度,促進教育和農文旅融合實現“雙提升”。
02
強化“兩保障”讓研學旅行工作落地落實
近年來,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研學旅行作為體驗式教育與旅游跨界融合的新業態逐漸風靡開來。
蓬溪縣多措并舉,讓研學旅行工作框架落地落實。
汲納外地優秀營(基)地成功經驗,蓬溪縣結合實際相繼出臺了《蓬溪縣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工作實施方案》《蓬溪縣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管理辦法》《蓬溪縣學校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組織流程》,初步建立了研學實踐活動組織保障和管理制度。
研學旅行的開展,導師是關鍵。
蓬溪縣出臺了《“六心四創”改革試點方案》,組建環溪書院(蓬溪縣青少年研學與實踐中心),負責研學課程開發、審定,指導全縣中小學研學實踐活動。
同時,結合學校布局調整,盤活全縣富余教師資源,在全縣范圍選拔優秀教師從事研學實踐指導,初步搭建了研學實踐指導師團隊。目前,全縣共有研學指導師40人。
03
著力“三措施”設計精品線路和課程體系
在“雙減”大背景下,蓬溪搶抓研學旅行快速發展窗口期,聚焦中小學研學旅行實踐,創新實施機構改革,會同蓬溪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先后指導推進研學基地創建。
現已成功打造研學實踐基地(營地)10余個,其中,成功創建國家級基地1個,省級3個,四川紅軍第一村、曠繼勛紀念館、遂寧市鄉村振興教育培訓基地等被評為四川省首批中小學紅色教育研學實踐基地。
同時,蓬溪縣精心規劃研學線路。圍繞“紅色、藝術、生態、科普”等不同精品主題,形成了“紅心向黨”“書畫蓬溪”“山水田園”“科技筑夢”等主題研學實踐精品線路6條。
環溪書院聯合研學基地、攜手高等院校,開發研學課程。現已開發“集結紅軍村,邁向新征程”“勇攀高峰尋美德,孝感蓬溪十里香”等精品課程6個,圍繞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等方面編制了活動教案50余篇;同時推出了“紅色小講堂”“童心筑黨徽”“中華孝德操”“蓬溪三字經”“高坪茶文化”“黃泥麥和畫”等蓬溪特色課程,不斷創新和豐富和完善“六心”研學課程體系。
04
凸顯“四特色”打造研學旅行實踐新樣本
把課堂搬到戶外,將學習融入旅行。
蓬溪探索創新,形成了研學旅行實踐新樣本,凸顯出“政府主導、教體部門主管、國有平臺公司主營、多方參與”的運管體系特色、“學生的體驗過程獨立評價、學校的組織服務工作評價、家長的效果品質評價、環溪書院研學教育綜合評價”的四方評價特色、充分挖掘縣域農文旅資源體現蓬溪元素特色、“傳統+新媒體”綜合宣傳特色,實現了學生綜合素養和地方經濟文化發展雙提升。
“從紅色文化到本草文化,從書法文化到孝德文化,無論是哪一種研學線路,無論是哪—種課程,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都可以實行‘菜單式服務’,學??筛鶕枨笞孕小c單’。同時,我們將研學實踐活動日程設計為2天半,旨在做實做深,改變研學實踐以‘游’為主的體驗,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受到教育?!迸钕h青少年研學與實踐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蓬溪根據不同學段的培養目標,正逐步建立起小學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實踐教育體系,不斷掀起研學旅行熱潮。
據統計,今年以來,蓬溪縣青少年研學與實踐中心已組織和指導學校開展了60余期研學實踐活動,參與學生近2萬余人次。同時,吸引周邊區縣近1.5萬人次中小學生來蓬研學旅行。今年8月,全國第六屆研學旅行發展大會暨紅色研學綜合實踐座談會在蓬溪召開,青少年研學旅行實踐成為了蓬溪對外展示城市形象的又一張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