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起,上海今年公布的42條落葉景觀道路陸續開始“落葉不掃”。
讓城市更有溫度,讓街區更適合漫步,這是落葉不掃的美好初衷。近期,在低溫“催化”下,多數落葉景觀道路上的色葉樹種開始集中變色、落葉。
它們的實際表現如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1月28日對其中的12條進行了實地探訪。
上海今年公布的42條落葉景觀道路
懸鈴木“地毯”再等一兩周
懸鈴木是上海道路落葉景觀的“臺柱子”,今年42條落葉景觀道路中,多達28條選用懸鈴木作為“主力”。
懸鈴木以往一般在11月中旬進入集中落葉期??山衲?1月28日午后,在湖南路(永福路至武康路路段)、巨鹿路(常熟路至富民路路段)的人行道上,地面只是零星躺著一些枯葉,厚度和寬度均遠未達到“地毯”的程度。
湖南路
巨鹿路
順著樹干向樹冠仰望,道路兩側懸鈴木的“頭發”只黃了三四成,一陣細風吹過,也只是幾片支撐不住的枯葉,旋轉、搖晃著,從枝頭翩然降落。
懸鈴木落葉的早晚,與夏季的氣候,以及近期冷空氣的強弱有緊密聯系。
上海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上海一些地區在夏季經常出現持續炎熱,并在深秋出現持續暖濕的情況,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推遲了懸鈴木的落葉期,也不利于葉片變色。
去年11月26日,徐匯區的落葉景觀道路,落葉量比今年多
正是通過經驗預判到落葉期可能延遲的情況,徐匯區8條落葉景觀道路(其中7條的行道樹是懸鈴木)將落葉不掃的啟動時間從11月24日推遲到了12月1日,相應的結束時間也延后,從12月9日延后到12月31日。
黃浦區的思南路(建國中路至復興中路路段)落葉不掃的持續時間從去年的11月15日至12月15日調整到了今年的11月20日至12月20日,總體延后了5天。
有些落葉景觀道路要鋪上“地毯”尚需時日,有些落葉景觀道路的“地毯保質期”則所剩無幾。
11月28日,記者在楊浦區的國曉路(江灣城路至淞滬路路段)、閔行區的元江路(滬閔路至中春路路段)上看到,主力落葉樹種銀杏的落葉期已進入尾聲,約有兩三成的銀杏已經掉光了樹葉,光禿禿地立在路邊。
元江路
元江路上的清道員張興富告訴記者,這周持續的陰雨和大風,讓銀杏加速了落葉。
國曉路上的道路保潔員也表示,由綠轉黃的銀杏本可以慢慢飄落,但最近的風雨來得不是時候,讓風景打了折扣。
不過,也有“幸免于難”的銀杏景觀值得期待。
記者注意到,著名的“黃金大道”——虹口區四平路(海倫路至大連路路段)上的銀杏還有一半左右尚未變色,預計12月上中旬,市民游客還有一波杏黃美景可以收獲。
四平路
去年11月26日的四平路,銀杏已黃
對此,綠化專家認為,可能是中心城區和郊區的氣溫差異所致,郊區尤其是臨江臨海地區更低的氣溫更能促使銀杏變色、落葉,而中心城區的銀杏所處環境相對溫暖,在接收變色、落葉的信號上相對“后知后覺”。
“地毯”不止看天,更要靠“繡”
楊浦區的國秀路(江灣城路至淞滬路路段),今年首次加入落葉景觀道路的“大家庭”,并從11月20日啟動落葉不掃。
11月28日早晨,記者在睿柏幼兒園旁的國秀路人行道上看到了“奇怪”一幕:清道員馬滿意揮舞著掃帚,把風吹到街沿的無患子落葉撥回人行道中央,再均勻地分攤到整個路面,保持相對統一的厚度和密度。
“沿路有兩家幼兒園和一座公園,許多家長和孩子喜歡踩在樹葉上的感覺,孩子還喜歡撿樹葉玩?!奔毿牡鸟R師傅說,國秀路啟動落葉不掃后,只要天氣晴朗,他就會在喜歡樹葉的路人集中出現的時間段,把被風吹破了的“地毯”恢復到他們喜歡的樣子。
上海楊浦環境發展有限公司海騁清道班的負責人坦言,啟動落葉不掃,并不是真的不掃落葉,現在清掃的勞動強度和精細程度反而要高過以前。
馬師傅說,過去就是一股腦地把落葉掃進清運車,現在工序復雜了:首先,去人行道上翻找混在落葉中的垃圾,把煙頭、飲料瓶罐、塑料袋等撿出來,確保留下干凈的落葉供路人欣賞。
其次,巡視幾遍,如果落葉堆得不均勻、不美觀,把多余的落葉掃去“支援”落葉稀少的地方;如果堆得過厚,造成防火隱患或堵塞下水口,則要清掃,削減落葉厚度,去掉關鍵部位的積葉。
此外,由于白天要保留大量落葉,黃昏后才逐漸清理,落葉不掃還加重了道路保潔師傅“收尾”的負擔:以前隨落隨掃,臨近下班時清掃量已不多,而現在這段時間的工作量幾乎翻一倍。
“最近每天可以掃出五六桶標準垃圾桶的落葉?!瘪R滿意表示,雖然辛苦,但時常有家長和孩子向他表達謝意,他覺得在溫暖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感受到了溫暖。
除了保潔方式大有講究,落葉美景背后還隱藏了許多綠化領域的“繡花功夫”。
楊浦區綠化管理事務中心工程師裴蓓告訴記者,落葉景觀尤其注重與其所在區域特點、歷史內涵、建筑風格的契合度。國曉路特意挑選了鵝掌楸、銀杏等鄉土樹種作為行道樹,很“接地氣”,這些色葉樹種主打暖黃色系,既溫文爾雅,又不失時尚清新,與新江灣城地區氣質很搭。
無患子
綠化園林工作者還未雨綢繆,在色葉樹種開春展葉時薄肥勤施,并在秋葉落完后追加基肥,鞏固樹木“底子”,確保來年風景依舊。
楊浦區在落葉景觀道路上采用“集體樹穴”代替單個樹穴,用整體施肥代替深根施肥,讓行道樹更自然健康地生長,減少了樹木個體生長的差異,落葉景觀效果從而變得整齊統一。
落葉景觀道路啟動落葉不掃的時間也要納入精細化管理,讓市民游客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每年具體的落葉不掃時間都要在前幾年的基礎上研判調整?!遍h行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中心環衛管理科科長李翠蕓表示,相比去年,閔行7條落葉景觀道路今年提前1個月結束落葉不掃,僅在今年11月15日至30日維持落葉不掃。從實際情況看,目前好幾條落葉景觀道路的最佳落葉景觀期已接近尾聲,基本吻合此前的判斷。
元江路
南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