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記者從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來黔調研座談會上獲悉,我省將從資金投入、師資配置、關愛特殊群體等方面不斷發力,全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進入快車道。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義務教育階段的投入力度。2017年,共下達城鄉義務教育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專項資金40.48億元,全省小學和初中的人均公用經費達到了每人每年600元和800元。目前,在全省城鄉中小學,無論是本地學生還是隨遷子女,“兩免一補”和學生的人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資金可隨學生流動攜帶。
同時,我省持續從人員補充、師資穩定、培養提升上發力。自2006年以來,貴州通過“特崗計劃”補充近10萬名教師。為了增強鄉村教師活力,在職稱晉升上向村小、教學點傾斜,將在鄉鎮以下學校從事教學工作15年以上、獲25年教齡榮譽證書等內容作為農村教師申報職稱的業績條件之一。此外,還不斷對師資進行合理調配,在小規模學校,按照師生比與班生比相結合的方式配備教師,探索建立了教師“縣聘校用”模式,加強校長和教師輪崗交流,解決了鄉村教師結構性缺員和城鎮師資不足的問題。還實施了“鄉村名師培養計劃”,每年遴選300名省級鄉村名師并設立工作室,搭建鄉村名師成長平臺。
此外,省政府辦公廳還專門下發通知加強控輟保學,實施政府和學校“雙線”責任制,以及縣(市、區、特區)長、局長、鄉(鎮)長、村委會主任、校長、師長、家長“七長”負責制,構筑了從家庭到社會,從校內到校外的控輟保學機制,提高了全省城鄉義務教育的鞏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