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体育生自慰xxx,宝贝腿往外打开一点就不疼了,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护士洗澡被狂躁a片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地方頭條

從“九龍治水”到統一管理的江源實踐

2019年08月12日 06:40:05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宋明慧

1124864587_15655738139581n.jpg

通天河是長江源頭干流河段,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八月的通天河流域山清水秀,一派高原風光。圖為8月9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境內拍攝的通天河。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今年7月,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黃河源園區榮獲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于集體這是極高的褒獎和榮譽,于三江源國家公園這是前行的動力,如一股“勁風”,是省委省政府探索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結果。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特殊的生態功能、敏感的生態環境、不可替代的生態戰略地位,保護生態是青海永恒的主題,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大局,事關中華民族長遠利益和永續發展。

2015年11月,我省向中央上報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2016年3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試點方案》,三江源成為了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曾幾何時,政出多門、職能交叉、職責分割等會影響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成效。如今的江源極地,“九龍治水”和“執法監管碎片化”問題已得到解決,基本實現了“一件事由一個部門來管”的體制試點目標。

全國首屬無經驗可復,又加之特殊的區位、環境等因素,我省又是如何在前行摸索中蹚出了一條符合實際的管理路子?

構建大部門管理體制

體制試點啟動后,為突破條塊分割、管理分散的傳統模式,我省組建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內設7個處室,并設立了3個正縣級局屬事業單位。

同時,設立長江源(可可西里)、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管委會,其中長江源區管委會掛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地管理局牌子,并派出治多管理處、曲麻萊管理處、可可西里管理處3個正縣級機構。

這是一次青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具體實踐,如何突破原有體制的藩籬,實現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我省對3個園區所涉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治多縣、雜多縣進行大部門制改革,整合林業、國土、環保、水利、農牧等部門的生態保護管理職責,設立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資源環境執法局,全面實現集中統一高效的保護管理和執法。

同時,整合林業站、草原工作站、水土保持站、濕地保護站等,設立生態保護站。國家公園范圍內的12個鄉鎮政府掛保護管理站牌子,增加國家公園相關管理職責。

在此基礎上,我省還根據《三江源國家公園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實施方案》,組建成立了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局和管理分局,積極探索實現自然資源資產集中統一管理的有效途徑,為實現國家公園范圍內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兩個統一行使”和三江源國家公園自然資源資產國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傳承奠定了體制基礎。

優化重組各類保護地

波光瀲滟的湖面上鳥兒們愉快嬉戲,遼闊的草原上藏野驢、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盡情“撒歡”,一派生態和諧美圖裝點了此時物草豐美、山青水綠的江源大地。

三江源不僅是青海的,也是中國的,是世界的。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1處且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于我省來說,這是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以來取得的一項突破性進展。

幾年來,我省始終堅持以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遵循生態保護內在規律,尊重三江源生態系統特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管理保護的原則,對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內的自然保護區、國際和國家重要濕地、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等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優化組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增強園區各功能分區之間的整體性、聯通性、協調性,對各類保護地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一體化管理。

體制試點以來,開展了三江源草地、林地、濕地、地表水和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本底調查,建立了三江源自然資源本底數據平臺,發布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地表水、草地、林地、野生動物等自然資源本底白皮書。

同時, 編制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以及資源資產管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并積極探索制定了自然資源資產形成的收益納入財政預算的管理辦法。

今年年初發布的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本底調查成果顯示,三江源國家公園參與評價的河流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Ⅱ類標準;草地資源總面積為995.85萬公頃,草地平均產草量為1393.48kg/h㎡,平均可食產草量1129.32kg/h㎡,草地綜合植被蓋度為53.85%;林地資源總面積為29.9萬公頃,濕地資源總面積為214.83萬公頃。

強化綜合執法管理體系

進一步強化自然資源綜合執法管理體系,解決自然資源執法監管“碎片化”問題。體制試點以來,我省加快改善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質量,加強執法力度,堅決遏制破壞生態環境問題。

持續加大生態環境執法監督力度,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與青海省人民檢察院、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共同建立了生態保護司法合作機制,特別是會同省林草局、省檢察院積極構建生態公益司法保護和發展研究協作機制,成立了玉樹市法院三江源生態法庭,組建成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法治研究會,建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法律顧問制度,增強了依法管園建園水平。

與此同時,推進山水林草湖組織化管護、網格化巡查,組建了鄉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初步形成了點成線、網成面、全方位的巡護體系。

我省還開展了縱橫雙向聯合的自然資源綜合執法活動,對三江源國家公園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巡護、巡查和摸底,重點在三個園區開展持續性巡護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自然資源違法犯罪活動。

同時,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還與新疆阿爾金山保護區管理局、西藏羌塘保護區那曲和阿里兩個管理分局、珠穆朗瑪峰保護區管理局共同簽訂了《青新藏五大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協作備忘錄》,制定了《青新藏五大自然保護區協作聯盟章程》,建立跨省區長效管控和執法機制。

打破“九龍治水”和 “執法監管碎片化”,于青海這不僅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一次全新探索,更是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有力作為。

(原標題:從“九龍治水”到統一管理的江源實踐——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系列報道之一)

責任編輯:王詩文
  • 江源
分享到:

關于我們

城市服務

報社業務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5005404號-4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9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9000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郵編 1007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申扎县| 桂阳县| 利辛县| 合肥市| 南丰县| 黔西| 苍南县| 吉水县| 谷城县| 全南县| 大理市| 定兴县| 远安县| 景东| 莲花县| 富蕴县| 黄山市| 永济市| 民权县| 雅安市| 平定县| 光泽县| 普定县| 屏边| 渝北区| 阿图什市| 桦川县| 舞钢市| 万源市| 灵武市| 牙克石市| 乐陵市| 龙门县| 涞源县| 宜兰市| 廊坊市| 泗阳县| 将乐县| 获嘉县| 清水河县|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