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紅利百分之百釋放到位
——江西全力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落實
?“去年我公司繳納700多萬元稅費,今年只繳納230萬元。”近日,奉新縣工業園一公司財務總監胡錦橋告訴記者,這得益于增值稅稅率下調和企業所得稅的大幅抵扣。
這是全省企業受益于減稅降費的一個例子。今年,我省將實施減稅降費作為當前財政工作的頭等大事,全力推進落實,確保政策紅利實打實、百分百釋放到位。據初步預計,我省全年將減輕企業、居民稅收負擔286億元,減輕社保繳費負擔110多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計新增減稅157.25億元。
12天制定實施方案
每一次稅費改革都要爭分奪秒。以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為例,國家1月18日出臺文件,給予各省最高減征50%的權限,但具體減征多少由各省自定。我省1月20日拿到文件,從詢問全國大部分省份的落實打算,到測算減征后全省財政收入減收多少,從形成方案報省政府,再到2月2日發文,整個過程只用了12天。
?“減征10%、20%還是40%,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定,而是需要大量調研和測算。以耕地占用稅如何定稅率為例,中央政策出臺前,我們花了近半年時間到市縣和省直部門調研、溝通、征求意見。為縮短本次減稅政策出臺時間,我們分兵兩路,一路摸清全國其他省份情況,一路加緊趕在國稅和地稅數據庫并庫前調出海量基礎數據,并作出精準測算。”省財政廳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2月26日,我省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新聞發布會召開。緊接著,我省舉辦財政系統“個稅改革及稅收新政”培訓班;配合稅務部門開展兩輪全覆蓋培訓和三輪針對性輔導,累計培訓稅務人員9萬人次;對20多戶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典型企業減負情況,開展深化增值稅改革跟蹤評估工作……
多渠道籌集財政資金
稅費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全省減稅降費預計減收的286億元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占154億元,這意味著,完成全省總收入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的年初預期目標壓力很大。
財政收支變化關系著全省經濟能否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民生能否保障到位。因此,我省建立財政運行動態監控體系,時刻監測各地財政變化,并對可能出現的國庫款流動性緊張等一切問題,做好應急預案。
收入減了,必然要想方設法節流、開源。全省各級政府嚴格壓減5%的一般性支出和3%的“三公”經費預算;加大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力度,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多渠道籌資;嚴把預算支出關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快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硬約束機制……
截至6月底,我省已壓減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28.3億元,收回連續兩年未用完的部門結轉結余資金2.02億元,著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等重點領域支出,同時累計新發債券968.57億元,成為全國第六個全面完成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省份。
盯牢縣級“三保”底線
在財政減收壓力下,如何兜牢基層“三保”底線——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我省盯“三保”底線,采取盯所有縣(市、區)每個月收支報表的方式,年初就將全省100個縣(市、區)政府的預算,按照涉及“三保”的42個項目,對照保障標準一一進行了審核,一改往年只簡單匯總各地收支數,轉為按工資等民生支出項目精算,前后耗時一個月,從中篩選出10個收支平衡相對難度較大的縣(市、區)進行重點關注。
截至目前,這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在我省順利實施,100個縣(市、區)政府財政收支平穩,運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