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歲末年初,干了一年活計的農民工最擔心的事便是能否足額拿到工錢。為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防止欠薪在年底集中爆發,扭轉年關討薪難、年年整治年年重演的被動局面,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規定從5月27日起至8月26日,在全省部署開展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采取“冬病夏治”的辦法,防患于未然。
開展“三查兩清零”整治
“歷年來,云南省高度重視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出臺系列措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全省勞動監察部門通過狠抓欠薪治理機制建設和責任落實,不斷加強日常監管和案件查處,實現了涉及農民工欠薪的案件數、人數、金額等主要指標連續下降,未發生重大集體討薪事件和個人極端事件,欠薪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工程建設領域,歲末年初欠薪問題集中存在,仍然是欠薪問題高發區。
據悉,此次專項行動以工程建設領域的欠薪治理為重點,針對當前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圍繞“抓排查”“抓整改”“抓查處”“抓宣傳”四個方面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實施“三查兩清零”:一查欠薪隱患苗頭,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對工程建設項目逐一進行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不留死角;二查歷史欠薪存量案件,做到問題不解決不銷賬;三查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及國企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發揮政府工程和國企項目的示范帶頭作用,做到國企項目欠薪案件清零,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欠薪案件清零。同時,通過行動,進一步推動按月足額支付工資、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及維權信息公示等各項工資支付保障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實,為實現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打下堅實基礎。
“農民工可通過1233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熱線電話、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勞動保障監察窗口、信件等渠道對欠薪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投訴。”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各級職能部門對反映的欠薪舉報投訴信息實施件件登記、認真調查、及時回復,對存在欠薪違法行為的堅決依法查處,對“惡意欠薪”“惡意討薪”違法犯罪行為,嚴肅查處、嚴厲打擊。
“黑名單”懲戒失信者
“事實證明建立健全企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是開展‘冬病夏治’破解農民工年終討薪難的有效辦法。”云南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
7月26日,省人社廳向社會公布了云南省2019年第一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黃朝強、邱福華等8人,成都市盛世風標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大理市亞太盛典婚慶有限公司等27家公司因拖欠農民工工資上“黑榜”。其中拖欠數額最大的是湖北遠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共拖欠330名勞動者工資703.4萬元。此次集中公布“黑名單”信息,目的是發揮信用懲戒威懾作用,提高欠薪違法成本,促使企業主動履行工資支付義務,做到“不敢欠”“不想欠”。
建立健全機制
據了解,云南省已全面加強建設工程招投標和施工許可管理,完善企業守法誠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目前,全省各州市已明確“三年內發生過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的施工企業,不得參與建設工程投標”。還將建立健全誠信主體“紅名單”和嚴重失信主體“黑名單”制度,對守法誠信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對拖欠工資的失信企業,由有關部門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采購、招投標、生產許可、履約擔保、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準入、評優評先等方面依法依規予以限制。
專項行動期間,全省各級職能部門還加大了根治欠薪宣傳力度,開展送法“進企業、進工地、進農民工”等多種宣傳活動,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根治欠薪工作、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的高度重視和決策部署,開展根治欠薪法規政策宣傳。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共排查在建工程項目7344個;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向社會公布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信息35條,公布重大欠薪違法案件42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70件;查處拖欠工資類違法案件208件,為5180名勞動者追發工資待遇5309.2萬元。
據介紹,云南省還在全國率先出臺《云南省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規定》,建立了農民工工資準備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應急周轉金和實名管理制度、連帶責任制度、支付信用制度、部門聯動制度、行政問責制度為核心的“三金五制”制度。讓農民工擁有工資卡,企業每月將工資通過銀行撥付給農民工本人。重點防治工程建設領域將農民工工資支付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導致農民工欠薪問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