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青銅峽市葉盛鎮聯豐村榮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玉米地里,收割實現全程機械化,這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近年來,寧夏圍繞穩糧、優供、增效目標,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讓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有了用武之地,一些先進的種植技術也得到了應用。
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今年,寧夏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11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56萬畝。中央財政下達寧夏高標準農田建設補助資金11億余元,自治區財政落實配套資金3.47億元,配套率達30.9%,顯著高于20%地方配套最低標準,中央及自治區財政投入畝均達到1400元。寧夏積極鼓勵市、縣(區)財政及社會投資、金融支持,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為順利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力地支撐寧夏葡萄、蔬菜、硒砂瓜、枸杞、馬鈴薯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促進了以玉米為主的糧食作物和其他養殖產業上新臺階。去年,全區糧食產量393萬噸,實現“十五連豐”,全區糧食平均單產356公斤,比2010年增加75公斤,增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