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記者從桂林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自2018年2月桂林市獲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以來,桂林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示范區建設作為“1+2”國家戰略協同推進,示范區建設開局良好。
桂林市副市長蘭燕說,一年多來,桂林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重點推進多項工作: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作為破解桂林可持續發展難題的“金鑰匙”;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40個市直有關部門組成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水上游覽項目經營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環評審批不可逾越的防線;產業綠色發展帶動示范區建設,生態旅游、生態農業、文化康養產業發展等方面均有建樹,比如實施農藥零增長行動;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新增自治區級以上創新平臺41家,爭取到國家、自治區科技項目986項。
同時,在創新示范區建設過程中,桂林還探索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比如,創新漓江風景名勝區保護與發展模式、探索恭城瑤族自治縣“三位一體”模式的升級、探索“農旅融合”可持續發展模式,等等。
圍繞示范區建設目標,重點針對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等問題,桂林市已實施自然景觀資源保育行動、生態旅游產業創新發展行動、生態農業創新發展行動、文化康養產業創新發展行動、創新驅動能力支撐行動等多項行動。
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是桂林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和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機遇。蘭燕說,下一步,桂林將在創新體制機制和強化政策保障、加強項目牽引和打造典型案例、加強合作交流和匯聚全球資源、堅持創新引領和強化支撐發展等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全力推進創新示范區建設。
“建設桂林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對自治區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示范效應。”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唐咸來說,未來將做好以下工作:加強與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部際聯席會議的溝通、協調,爭取國家各有關部、委、辦、局的支持;將桂林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列入廣西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聚集全區優勢資源,合力推進創新示范區建設;設立可持續發展科技專項,重點支持桂林市創新示范區建設;爭取國家大力推進景觀資源可持續發展,將建設桂林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
根據有關規劃,到2020年,桂林將基本建成協調發展的綠色經濟體系、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體系、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體系、文明健康的生態文化體系、保障有力的政策體系,經濟、社會、資源、人口、環境均衡發展,生態產業形成規模并產生較好效益,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原標題:桂林: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開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