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建立“組織部+”引才工作方式 聚焦5類產業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
《昆明市2019年聚焦產業、企業、事業引進人才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印發。《方案》結合昆明市產業發展實際需要,提出年內計劃引進生物醫藥產業團隊3-5個,智能硬件產業3-5人,5G智慧農業、工業智能化改造、醫療資源和服務數字化領域5人。全年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培訓不少于20萬人次,完成經營管理人才培訓不少于420人。
“以企業事業單位為落腳點,實行‘組織部+’的引才工作模式,是此次人才新政最核心內容。”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昆明市產業發展方向、事業發展需求,聚焦產業、企業、事業引進急需人才,實現人才引進工作目標清晰、路徑明確、結果實在、效果明顯,推動昆明高質量發展。
今年引進50名名師、4名名校長
這位負責人介紹,作為黨管人才工作的牽頭抓總部門,首先要明確責任分工,“組織部+市教育體育局”“組織部+市衛生健康委”“組織部+市科技局”“組織部+市國資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人社+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再根據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人才特點制定政策。這樣一來,大大增強改革針對性,突出人才實用性。
此外,《方案》還提出,落實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組織人才工作滿意度調查,將“地區人才密度”“高層次人才數量”等指標引進納入全市考核評價體系,督促工作落實。
有什么樣的教育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未來。《方案》首先聚焦教育并提出今年昆明市要招聘中央特崗教師134名、專業崗位技術人才84名;引進市教育體育局學校(單位)高層次緊缺人才19名、專項招聘教師35名;繼續開展“銀齡講學”三年行動計劃,引進銀齡講師50名;繼續深入實施“三名”工程,2019年計劃引進名校4所,名師50名,名校長4名。
為此,《方案》要求面向全國“雙一流”大學和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公開招聘應屆優秀畢業生,組織實施好中央特崗教師招考,聘用一批青年教師到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組織實施銀齡講學行動計劃,通過優厚的政策和待遇,積極吸引優秀退休教師到昆服務。繼續實施“三名”工程,引進一批優質品牌學校,培育一批示范引領名校,創建一批特色高中學校。
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觀,創新優秀教師引進機制,剛性或柔性引進一批名師。加強本地名師培育培養,組織教學名師到高等院校和發達地區研修。發揮名師引領示范作用,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十百千名師工程”,組建名師工作(坊)室,培育優秀青年骨干人才。實施名長工程,除加大名校長引進力度外,建立市直屬學校中青年教育管理人才庫,加大管理人才培養選拔力度,強化本地名校長培育培養。
“十百千”工程選拔培養一批名醫
醫療衛生方面,昆明市今年醫療衛生系統計劃引進10名博士、50名碩士補充各直屬、區縣級單位。結合各單位海內外高層次緊缺人才需求情況,預計引進臨床工作人員89人,包含臨床、口腔、藥劑、科研等專業方向。其中,科研人員重點引進兩院在職院士、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重大人才項目入選者、國家級重大人才獎項獲獎者,以及“國突”“國貼”、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及第二層次人選。
《方案》提出,積極開展昆明市衛生科技人才培養暨“十百千”工程和內設研究機構(技術中心)遴選工作。每兩到三年遴選一批“十百”工程人選,入選者頒發昆明市衛生科技人才國(省、市)內知名專家培養證書,每年遴選一批“千”工程人選,入選者頒發昆明市衛生科技人才學科帶頭人及后備人選培養證書,按照1+1投入模式,實行績效考核和動態管理。
結合各單位海內外高層次緊缺人才需求情況,重點引進臨床、口腔、藥劑等專業方向人才,引進一批研究方向處于國內前沿,獲得同行公認的醫療科研人員。做好云南省“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昆明市“春城計劃”組織申報工作,選拔培養一批名醫和青年拔尖人才。
啟動4個引進培養專項工作
“主導產業在哪里,創新在哪里,人才的戰略布局就在哪里。”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昆明市將突出人才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根據重點產業布局,圍繞信息、生物醫藥、現代農業、光電信息產業和專業制造業,引進和培養這5類產業高層次人才。
《方案》提出,選拔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60名;選拔2020年市級科技創新團隊10個;年內新增院士工作站10個;認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5個;按照市委組織部統一安排,啟動“春城計劃”高層次人才、高端外國專家、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和科技領軍人才4個引進培養專項工作,力爭年內每個專項評審出1—2個高層次人才團隊。
加快出臺《在昆明工作外國人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著力引進一批急需的外國高端人才和外國專業人才。
利用收購、參(控)股搭建培養人才平臺
結合昆明市產業發展實際需要,年內計劃引進生物醫藥產業團隊3-5個,智能硬件產業3-5人,5G智慧農業、工業智能化改造、醫療資源和服務數字化領域5人。全年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培訓不少于20萬人次,完成經營管理人才培訓不少于420人。
依托云南省“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大力引進和培養高層次產業人才,實現全市產業人才隊伍總量增加、結構優化和作用發揮。同時,以國家植物博物館建設為契機,大力引進培養生物醫藥、醫療健康、養老養生等大健康相關產業所需人才;以產教融合建設為突破點,為昆明市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引進培養高水平優秀人才。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支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通過校園和社會招聘,引進緊缺急需人才。同時,利用收購、參(控)股等方式,與省內外優勢企業融合,搭建平臺引進和培養公司人才,利用多種引才模式,包括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或獵頭公司引進人才。
這位負責人介紹,發揮高新區園區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等17個國家級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和3個省級人才基地的優勢,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創新創業有利條件。加強與北理工、清華啟迪、中孵高科等院校及孵化機構的合作,探索產學研合作及“創投+孵化”等創新型孵化模式。加強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建設,遴選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進入園區,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經開區重點引進智能制造、煙草配套、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領域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求,引進培養一批文化創意人才,形成以珠寶玉石、廣告設計、動漫游戲、會展服務、旅游文化和非遺文化等為代表的文化創意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