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技能大比武現場來看,寧夏環境監測人員的素質和綜合水平值得點贊,寧夏對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是高度重視的。”8月29日,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教授級高工李國剛說。日前,與李國剛一起作為評委受邀來寧夏參評的25名專家紛紛點贊寧夏環境監測工作。
8月20日,在2019年全區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技能大比武活動中,25名專家全程參與了大氣、溫室氣體、地表水等環境要素的監測技術監測綜合比武,和大氣、水、土壤、輻射等4個生態環境監測專項比武的評審。李國剛認為,來自生態環保、水務、農業、疾控、地質等行業以及第三方社會檢測機構的35個機構、79支代表隊和237名選手參賽,代表了全區生態環境監測隊伍現狀。選手的賽場表現能夠體現寧夏環境監測的水平和能力。江西省環保專家曹炳偉說,寧夏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技能大比武參與部門、比武類型、競技時間都創出歷史新高。廣東省環境監測專家呂小明說,寧夏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技術水平值得肯定。河北環境監測專家謝劍鋒說,寧夏全域動員、跨部門組織、跨領域參與的環境監測大比武,能夠體現寧夏生態環境的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標準規范、統一信息發布奠定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區有500名左右從事生態環境監測的工作人員,已建成并投入運行的大氣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45個;推進區控斷面“采測分離”和水質自動站建設,實現縣界斷面交水、斷面考核。已建成或在建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52個、土壤環境監測點位556個、輻射環境環境自動監測站有6個,基本實現大氣、水、土壤、噪聲與輻射環境質量監測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