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10月8日,“寒露”節氣,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當日,全省秋作物已收獲10882萬畝,秋收基本結束,麥播即將全面展開。
省農業農村廳提供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全省秋作物已收獲92%,其中玉米、花生基本收獲完畢;水稻已收770萬畝,占總面積的84%;大豆已收552萬畝,占總面積的93%。全省騰茬面積8907萬畝,整地3640萬畝,小麥已播種178萬畝,麥播即將全面展開。
今年我省小麥備播形勢較好,種子、化肥、農藥等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尤其是種子質量好,加之近期我省大部分地區出現降雨天氣,改善了土壤墑情,為小麥播種提供了有利條件。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日前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的《河南省2019年麥播技術指導意見》提出,各地要根據今年氣候特點和生產實際,高標準、高質量種足種好小麥。
在小麥品種選擇上,各地要以穩產、抗逆品種為主導,以發展優質專用品種為重點,穩步發展主導品種,合理搭配新品種。在施肥方面,要科學施肥培肥地力,繼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土壤蓄水保墑和供肥能力,促進化肥減量增效。依據不同產量水平和土壤肥力,可按照“氮肥總量控制,分期調控;磷、鉀肥依據土壤豐缺適量補充”的技術要求合理施肥。
在施肥量的選擇上,同一產量水平,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可采用推薦的低量施肥,肥力較低的地塊選取推薦的高量施肥。另外,連續三年以上秸稈全量還田的地塊,鉀肥施用量可酌情調減。
推廣種子包衣,是實現農藥減量的一項關鍵措施。今年麥播期間,各地應針對紋枯病、全蝕病、莖基腐、根腐病和地下害蟲等主要病蟲害,推廣應用種子包衣或藥劑處理,因地制宜,科學選藥,最大限度減少“白籽”下地比例,確保一播全苗。
在播期時間上,各地要結合主推品種特征特性和氣象條件,因地制宜地確定適宜播期。豫北麥區半冬性品種適播期為10月5日—15日,弱春性品種10月13日—20日;豫中、豫東麥區半冬性品種為10月10日—20日,弱春性品種為10月15日—25日;豫南麥區半冬性品種為10月15日—25日,弱春性品種為10月20日—10月底。特別需要提醒農民朋友,對優質強筋、中強筋小麥品種應在適播期內適當晚播。對土壤偏濕地塊,可采取一體化整地播種、免耕播種等方式確保適期播種,要防止盲目搶耕搶種,避免因土壤偏濕造成播種質量差,影響出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