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來臨之際,家住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柳湖花園的王淑芬老人盼望著一件事。
?為了幫兒子帶小孩,小學退休教師王淑芬三年前來到金華城區生活,成為一名遠離家鄉的“老漂”。
?“2016年,我從吉林省來到金華市,人生地不熟,每天除了買菜、帶孫子、看電視,啥事也沒有。如果沒帶好小孩,還要被兒子、兒媳埋怨,內心比較壓抑。”王淑芬說,在心情處于低谷時,金華市樂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舉辦的一系列關心“老漂”活動,讓她有了社區歸屬感。
?王淑芬說,2017年,她偶然參加了當地社工組織的一次“老漂”文化節。在那次活動中,小區里來自不同省份的“老漂”群體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剪紙畫畫等,熱鬧異常。她通過講家鄉故事、剪紙畫畫等,還認識了一些同齡姐妹,業余生活開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每到重陽節前,樂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人員還會自編自演一些節目,逗樂我們老年人。由于節目好看、熱鬧,我們都盼望著這些活動早點到來。”王淑芬說。
?與王淑芬類似,今年61歲的程訓秋也是一名跟隨子女在金華市生活的“老漂”。談起6年前剛來金華市生活的場景,他用“出國”一詞形容當時的“窘迫”。
?“我是江蘇徐州人,徐州的生活習慣、語言風俗等與金華市完全不同,身邊又沒有一個朋友,剛開始感覺像出國一樣。”程訓秋說,特別苦悶時,他晚上一個人甚至出來唱歌發泄。通過參加“老漂”文化節等活動,他在金華有了新的朋友圈,想回家的念頭淡了。
?長期關注城市“老漂”群體的樂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干事助理闕永梅說,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他們發現隨遷到城市生活的“老漂族”越來越多。這些“老漂族”為城市工作的子女照顧小孩、料理家務的同時,也有社會交際、健康養生、精神娛樂等需求,亟須政府、社會工作組織等介入,幫助他們加快融入新社區。
?“為幫助‘老漂’群體加快融入新社區,近幾年我們接連舉辦了家庭趣味運動會、說家鄉故事、社區交友、‘老漂’文化節等活動,已幫助100多名‘老漂’群體融入了新社區。部分‘老漂’群體的子女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也加深了對父母的了解和關愛。”闕永梅說。
?參加過樂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活動的金華市民黃阿哲說,以前覺得給父母吃喝就算盡孝,通過參加社工組織的系列“老漂”活動,才體會到家人的陪伴理解、豐富的社區活動、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等,對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更為重要。
?“未來,希望每個社區都有‘老漂’協會,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幫助‘老漂’群體找到社區歸屬感和生活的幸福感。”闕永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