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泰安市接待游客145.47萬人次,平均增幅5.82%;實現旅游收入1.15億元,平均增幅6.12%。這份旅游成績單,是泰安市旅游產業對標學習嘉興、開封等地經驗做法,全面提質增效的集中體現。
今年以來,泰安市將扎實開展“尋標對標·爭先進位”行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比學趕超、跨越發展上快馬加鞭。
精準定標
建立高質量發展“坐標系”
走進泰山廣場,一個個流動的“紅馬甲”躍入眼簾,黨員志愿者隨時準備為市民和游客提供貼心服務,服務崗內熱水、充電器、醫藥箱一應俱全,改建一新的兒童游樂區、健身活動區更加便民……每一個變化都是“管理、執法、服務”三位一體工作新格局中對“服務”的生動實踐。新建成的城管驛站成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陣地、服務群眾的陣地、一線城市管理工作者的“家”,擦亮了城市建設管理服務的亮麗名片。
為人民群眾提供精細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務,是城市工作的“重頭戲”。今年以來,泰安市城市管理局以威海市為標桿,對標學習市容秩序管理、環境衛生保潔、智慧城管建設等,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知道“學什么”是確保實效的關鍵所在。泰安市堅持從政治、思想、工作、作風等領域全方位對標,市級重點學習嘉興市弘揚“紅船精神”、推進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城市建設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等先進經驗,確定了5個方面對標任務;各級各單位圍繞黨建引領、動能轉換、項目建設、城市建設管理等重點工作,確定對標任務339項,抓攻堅、求突破,帶動發展質量全面提升。各單位確定的對標任務,由市考核辦嚴格審核把關,修改完善后統一建立《全市尋標對標行動目標任務臺賬》,逐項拉出清單,逐一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推動行動扎實高效推進。
同時,當地在新聞媒體開設“尋標對標·爭先進位”專欄,組織各單位分期分批公開亮標亮諾,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在電視臺登臺亮相,找差距、談思路、講打算,定準目標攻山頭,咬緊牙關拔釘子,立起了比學趕超的標桿,亮出了創先爭優的士氣。
流程再造
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制度創新是最根本的創新。泰安市在學習借鑒對標單位新理念、新機制上刀刃向內、破舊立新,實施制度流程重構重塑,著力打造手續最簡、成本最低、環節最少、效率最高的制度流程體系。今年9月,泰安市制定出臺《關于建立流程再造工作體系全面加強制度創新的實施意見》,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雙招雙引、行政審批服務、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重點工作,構建起“1+6”制度體系,營造有利于集聚更多先進生產力、生產要素的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釋放了動能活力。
為進一步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當地組織開展“七賽七比”活動,分層次搭建重點工作、縣市區和功能區、市直部門單位、黨員干部“四個擂臺”,同臺競賽、相互打擂,啃下了一批難啃的硬骨頭:擂鼓石大街打通有序推進,農貿市場改造全面鋪開,山科大泰山科技學院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招生……
尋標對標、爭先進位的成效體現在哪里、怎么去衡量?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認為:“尋標對標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好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難點熱點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滿意。”8月12日,泰安市委出臺《尋標對標爭先進位行動考核實施方案》,對尋標對標爭先進位行動推進情況實施專項考核,綜合設置爭先進位、特色發展、寫實考核和群眾評價四類指標,以“看發展和工作成效、看位次前移、看群眾評判”為重點,突出考核增量變化、位次前移、社情民意等,全面衡量行動成效,考核結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