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不斷攀升且呈現低齡化、發展快、程度深的趨勢,近視防控形勢不容樂觀。”12月14日-15日,在2019全國近視眼防控高峰論壇暨首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創意成果展示會上,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周行無比擔憂,他提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應從“醫療為主”轉變為“教醫結合教為主”,廣泛動員近視防控志愿者工作,多層次多機構合力行動,最終實現全社會愛眼護眼的良好氛圍。
會議現場
為推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廣泛開展,此次論壇還舉辦了全國近視眼防控志愿者聯盟揭牌儀式、全國近視眼防控聯盟成立儀式、“教醫結合,防控近視”創新實踐平臺啟動儀式,通過聯合多方力量,動員全社會共同關注眼健康,推動全國近視防控工作。
全國近視眼防控志愿者聯盟揭牌儀式
全國近視眼防控高峰論壇發起人、根植視光控股董事長鐘立在致辭中表示,自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一年多時間以來,“愛眼護眼”已成為全社會熱議的話題。為推動全國近視防控工作,本屆論壇以“教醫結合、防控近視”為主旨,將近視預防前置,通過健康教育、多方聯動等方式,提高全社會預防近視的意識及能力。
中山大學附屬中山眼科中心曾駿文認為,我國青少年近視防治的特征有以下方面,一是教育高峰與眼球發育高峰重疊;二是戶外運動明顯不夠,電子產品使用過度;三是理論濫用,偽科學產品泛濫;四是需加強政府的帶頭作用,加強人才培養;五是輕防重治,預防研究投入不足;六是先天不足,黃種人為近視高發人群。為保障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普查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開展,必須盡早建立國家級標準化和青少年近視智能篩查體系。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鎮教育委員會主任陳楠在會上分享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華漕經驗”。早在2017年6月,華漕鎮就啟動了“6+6眼健康普惠行動”,并與上海美視美景眼科中心開展合作,為學生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并創新開展了多項近視防控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數據賦能、專業支撐、家校互動的近防模式。共推出眼健康及近視防控科普講座12場,覆蓋人群超2535人。同時,還成立了“點亮視界”社區視覺健康服務站,進行了科普宣講活動16場,參與人數361人。
“教醫結合,實踐探索”對話環節中,美國諾瓦東南大學眼視光學院榮譽教授蔣百川、國家教育部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內蒙古巴彥淖爾教育局體衛藝科劉偉利、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朱建華、上海市閔行區平陽小學校長朱紅、中國教育報李小偉,就如何更好地進行教醫結合、在大數據、大樣本篩查中又該如何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和完善性、從教育系統工作經驗出發如何為孩子營造健康用眼環境等方面分享進行了經驗分享與探討。
“教醫結合,實踐探索”嘉賓對話
本次大會還進行了首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創意成果展示,南京同仁醫院的《沙畫之眼科近視防控》、上海市平陽小學的滬語童謠《保護視力頂要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殘聯眼科醫院制作的動漫作品《健康用眼我當先,我是愛眼小模范》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作品在會上進行了展播并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