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球場是木地板,跑起來感覺很好,練完還能洗澡!”2019年12月28日,濟源思禮鎮萬陽湖體育活動中心,16歲的濟源高級中學籃球隊隊員蔡茁峰在現場熱鬧的加油聲中告訴記者。據介紹,這樣的體育活動中心,在濟源一共有4個,為打造城市15分鐘健身圈以及群眾體育“月月有活動”提供了有力助益。
而在全省范圍內,根據省委關于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統一部署,省體育局持續推進“群眾六個身邊工程”建設,更多設施完備、體驗良好的健身場所正在更加密集地出現在群眾身邊。
“群眾六個身邊工程”,是指完善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組織、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設施、豐富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活動、支持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賽事、加強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指導、弘揚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文化。
2019年,根據省委關于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的部署要求,省體育局對開展“群眾六個身邊工程”建設進行了認真梳理,提出了整改工作目標:到2019年年底,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全民健身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成效明顯;城市社區健身設施覆蓋率超過90%,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到96%,全省貧困村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100%;群眾身邊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更加豐富,形成具有較大影響和鮮明中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動品牌群;體育志愿服務活動持續開展,新增社會體育指導員1萬人以上,為群眾開展體質測評服務超過10萬人次。
任務目標既定,省體育局成立了社會組織改革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制定了改革推進措施,在全省范圍開展體育社會組織的整改,有力推進了全省體育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為了給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公共體育場地,省體育局通過實地調查,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意見,確保計劃落實到位。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省新增全民健身設施項目3780個,貧困村體育設施覆蓋率由之前的85%提高到100%,城市社區健身設施覆蓋率由90%提高到94%,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由93%提高到96%。
著眼于人口大省、體育大省特點和群眾健身需求,結合主題教育開展,省體育局堅持上下貫通、協調聯動,爭取中央資金2924萬元、安排省本級配套資金1400萬元,各地市也積極對接配合,投入配套資金1770余萬元,用于全省44個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貼,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經濟的健身服務。與此同時,持續發揮省級“六賽兩節兩活動”的引領帶動作用,積極打造群眾身邊的品牌賽事,提高群眾參與體育的主動性積極性。
整改工作開展以來,全省還新增社會體育指導員1.1萬人以上,使總人數達到28.2萬人,依托4萬多個基層體育健身站點,建立起覆蓋全省城鄉的全民健身活動網絡。
在弘揚健身文化方面,省體育局通過與多家傳統媒體、新媒體合作,充分利用報紙、網站、融媒體等平臺,宣傳全民健身政策、講述群眾身邊健身故事、弘揚健身文化理念,并在積極參與籌辦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過程中,進一步挖掘中原特色民族民間體育文化,搭建起傳統體育文化展示發展的平臺。(記者 黃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