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10時,西安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正式移交,用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該項目于2月1日開工,10天建成,15天移交。目前建成的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病區)將提供約500張床位,建筑面積27542平方米,下一步,將高標準設計規劃疾控中心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目前,由西安市中心醫院帶隊,第一醫院、第三醫院等15家醫院組成的第一批醫療隊員中的醫療及后勤人員127人,已經全部進駐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病區),準備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10天建成15天移交,這樣的“西安速度”如何達到?
據了解,西安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位于西安市高陵區310國道與210國道交會處,規劃用地面積500畝。
在土地征遷方面,高陵區用22小時完成應急院區253.5畝土地的征遷和清表等工作,同時,高陵區同步啟動二期征遷工作,2月2日下午完成251.5畝地的征地清表,目前正在搭建臨時圍墻。
在項目質量安全監管和疫情防控方面,采取網格化、下沉式監管。市區兩級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組成了50人的現場質量安全監管團隊,與100余名工程監理和10余名質量、安全、機械方面的專家,按照不同工區進行網格化監管,24小時下沉式巡查,夯實質量安全責任。
項目開工以來,各參建單位抽調最精干的團隊,在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注重質量安全監管,24小時不間斷施工,施工人員三班倒。工程采用了裝配式建筑技術,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裝式工業化成品,減少現場作業量。同時科學組織施工,避免因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浪費。最終10天建成、15天移交,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跑出了“西安速度”。
入駐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666名工作人員如何構成?
據了解,此次入駐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工作人員共有666名,中共產黨員約占40%,是以西安市中心醫院為基礎,從西安市衛健委直屬的十五家單位抽調的精兵強將,其中包括475名臨床醫護人員、191名醫技、行政后勤人員。
此次入駐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醫護人員中半數以上有過治療疑似患者的經歷。有50余人具備高級專業職稱,并且擁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對疑難危重癥患者的診斷治療具有較高的水平。除了診斷治療經驗豐富外,他們在心理上也克服了恐懼感,能夠更好的勝任治療工作。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能否滿足患者診斷治療需求?
據了解,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所有病房均按照特殊病房標準設計為負壓病房,病區統一設置了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和醫務人員通道、患者通道的“三區兩通道”,避免病區感染的情況發生。
同時,該中心內的各類檢驗設備及影像設備已經安裝完畢。包括最先進的飛利浦64排螺旋CT在內的兩臺CT及各類檢驗設備和試劑也全部安裝調試到位。各類物資如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數量充足,確保醫護人員工作安全。
為保證醫務人員生活質量,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還設有醫務人員公寓樓,公寓內生活設施齊備,建有專門的食堂,每日保證新鮮蔬菜食物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