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和抗擊疫情中護理工作發揮的作用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在會上表示,目前我國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面臨較大困難。一是老年患者多,二是基礎疾病重,三是病情遷延而且病情變化快。這些都給救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郭燕紅表示,重癥患者的醫療救治將采取以下5方面措施:一是進一步落實“四集中”,將重癥患者集中到高水平醫院,通過高水平的醫護團隊加強救治。二是加強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特別是針對基礎疾病比較重、合并兩種以上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把基礎病治療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器官支持和治療結合在一起,發揮多學科團隊的作用。三要加強護理工作。重視針對老齡患者的護理,包括對病情的密切觀察,以及各種治療手段的應用等。四是把原來的專家巡診制度變為專家駐點指導,實現“一人一策”的個體化救治。五是建立疑難會診制度和病例討論制度,不斷優化診療方案。
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表示,在重癥患者的密切觀察和整體護理過程中,應充分發揮醫療與護理的協調作用。
針對出院“復陽”患者,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治愈出院后的患者仍在觀察和管理視野之內。定點醫院要在出院前將患者病歷資料提供給出院后的隨訪觀察醫療機構。患者出院后要進行居家自我隔離觀察,密切監測和隨訪,保證治愈患者不會出現病情變化,有病情變化能夠及時得到救治。
郭燕紅還表示,截至4月6日,國家醫療隊和各省派出的醫療隊已撤回近3.8萬名醫務人員。目前,近1000名醫務人員,以及國家醫療救治組的部分專家仍然在湖北、武漢堅守崗位,負責重癥患者救治。(記者王倩)